2009年4月27日星期一

孩子的難

昨天我和那一對父母和小孩見上一面了,就在星期日炎熱的下午。一直到見面為止,我心里也說不上有什么樣的想法,只祈求上帝給我一顆溫柔和謙卑的心,賜我當有的智慧和言語。

那男孩一走進來,就告訴我們他想上網了,於是我就讓他獨個兒在書房上網,我們幾個大人:我和麗倩、我姐姐姐夫和那男孩的父母。那男孩的父親,看起來靜靜的,而那母親,一眼看去就知道不容易應付了。

甫坐下來,她劈頭問的就是我的來頭,問我是不是念過輔導相關的專業,我又能夠給予她的孩子一些什么樣的專業意見?我說:“我不是一名輔導員,也沒在這一方面受過什么訓練,我覺得今天的聚會,是一個心得和意見的交流,也是一個生命的分享。”接著,她用英文問了我一句:“是什么原因讓你愿意為了一個陌生人付出這樣的時間?(WHAT MAKES YOU WILLING TO SPENT SUCH A TIME TO A STRANGER LIKE US?)”我反問回她:“WHY NOT?” 她愣了一下,沒再追問。

過后我們就一邊喝著綠茶,一邊開始聊了起來,作為母親的,整個的交談過程中,都一再的提起她是如何和為她的孩子和家庭付出,換來的卻是許多的不被諒解和挫折,在大概了解整個來龍去脈以后,我就暫時離席,去找那個男孩談談。在交談的過程中,發現這男孩其實蠻有自己的想法,他知道自己為什么會有轉科的決定,也相當清楚自己以后的方向,并非他母親口中所形容的成天一頭霧水。只是,他覺得母親并沒有嘗試去了解他的想法,相反的,一昧要求他照著她的想法去過他的生活。

整個聚會進行了兩個小時多,感恩的是,他們看起來都有所得著,母親最終同意在這一次的考試之后,再去幫那男孩申請轉科,而男孩也答應會在自己的學業上更加專心,以回報母親為他所做的一切。我一直提醒那母親,現在的小孩和我們太不一樣了,他們所能夠接觸到的資訊,遠遠要比我們當年同時期來得多、來得快。以前的那套家長式管教,已經行不通了。

本地歌手羅憶詩曾在她的一首歌當中如此唱到:“你说的道理让我厌倦,别假装比我有经验,我的世界我体验,先别叫我妥协。” 我心中多了一份共鳴,孩子們的聲音和迷惘,我們是否看見了?聽見了?

2009年4月20日星期一

我的阅读梦

最近我从老姐那里听到一个故事,故事里头牵涉了一对白领阶级的父母和一名只有16岁的少年人。少年人在去年的初中评考里考得了不俗的成绩,却在决定要修读理科或商(文)科这个节骨眼上,遇到了难题。

据老姐叙述,原先他是对文学和历史这一方面较有兴趣的,然而,父母的想法却是理科出路比较广,也比较有“钱”途。最终,他听取了父母的意见,选择了时下热门的理科。纵然他天资聪颖,自开学几个月下来,成绩却是节节败退,少年人亦日渐消沉。

老姐之所以会和我聊起这一件事,是希望我这个文科出身,又喜欢文字的人和他们谈谈,让他的父母看到文科的人,也可以很有出息的。我是还没见到他们,但心中也有一些的想法。

就我个人而言,我相信人的一些能力是与生俱来的。我小时候就偏爱阅读和听歌,也不晓得这兴趣是从和而来的,父母也不是爱书的人,姐姐弟弟也没有这方面的爱好,唯独我自己,从小学时期开始就会存起零用钱的一部分来买《少年周报》和《青苗周报》,再到后期的《学海》。

听歌,是我另一个主要的兴趣,每每买了新的专辑,一定会将其中的歌都学会,开始沉溺于不同的歌词当中。我们那个时代的歌大多都是很有意境的,歌词也很有水准,在我的文字基础上倒也帮了不少忙。当时的我,读书对我而言是我的“工作”之一,不然我那个年纪可没事可干了。

数学,可是我人生中的死穴,我印象中上了中学以后,我的数学就不曾及格,我老是搞不清楚几何定律,x+y=z 更是让我坠入无底深渊,老师对我没辙,父母也没有特别施压,我也就继续在我的文字天地里驰骋。

谁也没想到当年修读新闻学的我,最后竟然会投身金融界,而且一做就是5年了。我晓得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,但我感恩的是,最起码,我的求学生涯是快乐的,我们这些成年人不应该过早为我们的下一代画下框框,八十年代的大马流行的是电子工程,九十年代当红的是电脑相关科系,我们又如何去告诉我们的孩子什么是最好的呢?

让孩子继续成为孩子吧,有快乐成长背景的小孩,长大成人以后,迈开步伐都会自信一些,他的人生,由他自己去画上蓝图,做父母的,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指引就够了。

而我,今天仍然继续阅读和听歌······

哺育之恩

如果要我谈谈“父亲”这两个字的感觉,我想,浮现在我脑海的,是“严肃、不苟言笑、知道他爱你,却又不会直接感觉到他对你的爱。”至少,这是我从小对我父亲的感觉。

岁月不留人,眨眼间,父亲已经将近60岁了,虽然我们一个个都已经长大成人,且已建立自己的家庭,但是和父亲的关系却一直都“热”不起来。打从我从吉隆坡搬回来以后,我其实都有在观察我的父亲,尔后发现父亲一直都有在尝试着融入我们的生活、话题,只是一直不得其法。

在某一个晚上的餐桌上,只有我和丽倩和他们共进晚餐,席间,父亲突然间冒出一句话:“你知道大华银行的总裁,年薪一年有五百多万吗?”我顿时愣了一下,然后告诉他我不知道。接着,我们就这样聊开了,我和他聊我的工作,和他聊国际趋势,和他聊经济前景。

饭后,他还亲自切了他刚买的水果给我们吃,然后坐在那里等我们的反应,当我们说水果很甜很好吃时,他脸上闪过一丝得意的神情,然后开始告诉我们他去哪里买的水果,以什么价钱买的等等。当晚,母亲也去巴刹买了一个名为“天山雪莲”的水果,切得满满的一盘,也是我给一扫而空,留下的,也是她那满足的神情。

过后和姐姐聊起这事,还让她笑翻了,她说,父母亲都上了年纪,和父母亲谈得来的,就只有我俩,我们以后得预备心,是我们俩得担起照顾他们的责任,两个弟弟,不如我们和他们谈得来。

此时闪进脑海的,是父母辛辛苦苦拉拔我们长大的画面······

岳父岳母来访记

前阵子回去吉隆坡探望丽倩的父母,意外的发现他们正很用心的学习如何使用电脑,以方便他们和远在日本的小女儿联络,且时不时可以透过网络视频通话看看他们的外孙。

我们先前就一直听说我岳父想学电脑了,后来他真的去买了一架手提电脑,并且和我岳母一同报名参加了乐龄人士电脑班,只是还没学会如何使用网络通话软件。於是乎,我开始着手为他们下载相关的软件并教导他们如何使用,而且将我们的网络户口都加入他们的联系列表里。

一个星期后的晚上,岳父打电话叫我们启动skype,要和我们聊天,那是我们的第一次,从视频当中,看得出他们很有满足感,他们学会了这个时代的联络方式之一。殊不知,他们劈头而来的第一句竟是他们会从吉隆坡上来探访我们,我们初时还以为他们是说笑的,结果他们真的上来了,就在上个周六。

虽然他们只是来一天而已,然而这一次的突然造访,却是让我和丽倩察觉到他们是因为想念我们,而特有此行的。上个周六我上班到五点,回到家里看见岳父在客厅睡觉,而岳母则在书房和丽倩看戏,后来才从丽倩口中得知,她从一到步,就一直在帮我们收拾屋子,一直到她“满意”为止。过后就带他们吃了一顿丰富的晚餐。

饭后回到家里,丽倩就问说要不要看一些戏来消磨时间,岳母以命令的口吻说:“看什么戏?难得我们聚在一起,坐下来聊聊天就好了。”既然如此,我就开了一瓶白酒,就这样边喝边聊了起来,连平时不贪杯的岳母,也喝了几杯。

当晚,我们四人真的聊得很开心,从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,一直聊到我们两人对未来生活的规划和打算,岳母一直有一个心愿,就是希望我们能够开始计划有小孩,甚至愿意出钱让我们去尝试做试管婴儿,我告诉她我的想法,我们今年开始计划生小孩了,不过是希望通过自然的方式去尝试,并且不希望为了生小孩而让丽倩去承受一些不必要的痛苦,后来她也同意我的想法了。

自我和丽倩在一起那么久以来,这应该是第一次我们有那么深入的沟通,一次将心比心的沟通,一次家人与家人之间的沟通,我们心中感到很安慰,岳父当晚有好几次不经意的说了这句话:“你们是我们最亲的人了!”知道他们关心我们,另一方面,也知道他们放心了,虽然心中有一些的牵挂。

临走前,岳母还跟我说:“谢谢你的招待。”我说:“谢什么?一家人,不用这样客气,只要你们喜欢,随时欢迎你们来。”,她开心地笑了。

过后丽倩说:“我爸越来越喜欢你了。”我心里知道,她妈妈也是。当孝敬父母,是圣经里的教导,我相信,这是神给我们其中一个很美的祝福。

2009年4月15日星期三

11楼的感动

夜晚,一位盲人手中提着灯笼走在路上,碰到他的人便问他:“真是奇怪的傢伙,你明明就看不到前面,干嘛提着灯笼走路呢?”

他答道:“那是为了让你不与我相碰撞,这个灯笼不是为了我自己,而是为了你。”这个世界必须要有付出,才会有收获,如果凡事都想先有收获的话,便没有可以等待的人。

以上的文字摘自一名韩国记者HAN,SANG-BOK的著作《11楼》,看完这本书应该是两年前的事情了,再次看到这一段文字,心里感动依旧。

这段没写文章的日子,是想让自己放个假,好好的整理自己的思绪,於是,我让自己变成了别人的读者,我几乎每一天都在同时间看着两本书,早上在渡轮上的时候,看一本,晚上临睡前,读的又是另外一本,除了每天忙碌的工作,看书,是我一天里面最个人和享受到时光了。

或许,忙碌的生活,再次将我体会生活的心坎给麻痹了,一颗麻痹的心,又怎么能够写出动人的文字呢?透过阅读,我为我麻痹了的生活吊点滴,谢谢心丽和颖颖的问候,你们的问候,提醒了我必须继续写~~